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补光灯,有的还配备了闪光灯,拍摄时闪灯的工作时间会长一些,那么如何正确调节闪光灯使用呢?首先我们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闪光灯,一般的相机是有补光灯、筒灯和无光圈灯可供选择。首先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闪光灯和筒灯;在使用闪光灯时要保证闪灯亮起后再放闪灯灭;使用筒灯时要注意不能一直照射在闪灯上;闪光灯和筒灯都应关闭并且保证补光效果;使用筒灯时,要尽量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在快门线上;使用筒灯时也要注意不要频繁开启;对于筒灯来说,最好是在开启后10秒左右关掉灯;筒灯开了之后应先停下来测试一下亮度是否适合使用闪灯进行拍摄,如果感觉不适合,需要及时调节闪灯亮度以保证拍摄效果;如果已经调好了,还应调整补光灯位置,使其尽量靠近拍摄对象;当拍摄对象比较大的时候,比如被相机本身体积较大时,可将闪光灯的位置放低一些;拍摄风景照或者其他需要特殊光效拍摄对象时可将补光灯距离适当提高一些;在拍摄静物时最好让被摄体处于静止状态。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正确使用补光灯吧!
1、拍人像
拍照拍摄人物的时候,如果背景过于暗,可以用补光灯营造暗部亮度,营造阴影环境。比如将闪光灯结合起来,或者为背景增加一点明暗对比。如果背景过于亮,也可以使用补光模式,比如使用色温为3300 K、亮度为400 K的补光灯。如果背景过于暗,也可以使用补光灯为背景补光(当然也可以使用手动对焦),用闪光灯辅助补光也可以。但是注意要确保闪光灯距离被摄体足够近(一般要求大于3米)。
2、拍风景或其他需要特殊光效的拍摄对象
因为对光效的要求较高,我们在拍摄风景照片时可将补光灯距离适当提高一些,这样就能把环境光的细节很好地展现出来。比如:逆风拍摄风景照时可适当地提高补光灯的距离;在拍摄人物的时候,可增加补光灯距离,并增加闪门速度。为了保证光效在构图上的合理性,可减少相机进光量、设置中快门速度和使用三分光圈等常规操作。但不建议使用中央重点对象进行拍摄或在太阳下拍摄光线强度大而曝光不足的照片。由于背景比较暗,因此应将闪光灯距离适当提高一下。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效果,还可以避免因光线太亮而产生不好的成像效果。
3、光线充足却又不是无限大的环境光
为了得到最佳效果,拍摄环境必须能被充分照到。然而,拍摄环境却又并非无限大,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应当尽可能多地获得最佳光线。因此,为了获得最优的曝光效果,你需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光源。但无论如何,你都要记住,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过度照明;但由于你无法获得足够的自然光(这就是为什么当你不得不使用全开补光时,往往得使用极亮补光),所以如果你实在想用更少光线来拍出清晰效果的话,那就需要把光源和补光的距离稍微提高一些!尤其是对于人像而言!我们可以将光源调得更近一些;让其成为你最好的补光光源。
4、不适合的场景怎么进行补光
补光是让被摄体本身产生最亮,最大程度的突出被摄主体,但在拍摄运动物体较大时也可以进行补光。当然,在补光之前一定要注意了解自己被摄体色偏冷或偏暖,有没有偏暗。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照片吧~这是一个拍摄照片的经典场景,很多人都喜欢这样拍:相机自动测光、自动曝光以及自动对焦,然后从相机里面提取数据输入到相机里面做后期处理,其实就是手动模式了。不过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直观,但是容易出错也很麻烦。其实,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已经是相当不错啦~当然了,只要不是特别黑,是不需要太强对比度越大越好哦~当然啦,我们不能否认补光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平衡调得不好,或者是图像不够暗等等问题。
本文标签: # 补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