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光是利用灯光或其他光线对被摄物体进行照射或改变光线以满足被摄物体的需要的技术。补光的原理是根据光线在被摄物体上被照射部位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光位来使被摄物体色彩更加鲜艳。它通常是用来辅助被摄物体进行色彩校正方面最为常用的方法。如果被摄物体没有达到补光要求或者补光装置已经损坏,可以采用自动曝光法(或者手动曝光)进行补光。
1、对被照物体进行自动曝光,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曝光不足对主体的影响。
例如:拍摄照片时,使用自动曝光就可以避免曝光不足对照片的影响。另外,当使用手动曝光时,我们也可以直接使用相机控制光圈、快门速度、 ISO值等参数。这些参数对拍摄效果的影响较小。
2、使用自动曝光补光的优点是可以自动调整被摄物体位置和光源的强弱,并使被试物体得到充分光照。
但缺点也很明显,即在曝光的时候,由于光线强弱的变化比较快,会导致拍摄画面的亮度变化比较大,所以画面会有刺眼的感觉。此外,补光设备损坏后由于补光亮度发生变化而会出现画面暗沉、暗角等问题。由于补光不是人工直接控制,而是依靠相机自动控制来进行。因此要尽量减少手动控制的次数,以免拍摄效果受影响。如果实在需要自动曝光或者手动曝光时(包括单反和微单)可以采用自动曝光法。但自动曝光法也有一些缺点就是光线强弱变化大容易造成画面明暗不匀,并不适合作为手动曝光的辅助手段。
3、对于摄影师来说,能帮助其掌握曝光时机就能获得较好的曝光效果。
所以补光并不是要将所有的场景都关闭一段时间,而是需要根据实际的拍摄环境,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决定关闭或者打开的时间。如果将相机设置成自动模式或是手动模式之间可以进行切换,那么对于大多数场景来说会对曝光时机有一定限制。而如果在手动模式下拍摄出来的照片效果还可以媲美手动模式下拍摄的照片效果。
4、在高光下采用自动曝光补光灯时要注意使用时机和方法很重要,避免因光线太强而产生的画面暗淡或反差过大而产生过曝现象
使用自动曝光补光灯时,如果拍摄主体的曝光时间较长,例如人物或动物,画面的暗淡会更严重。因此这时应尽量将人物或动物脸部的曝光时间减少到几秒钟;如果需要较长曝光时间的话则要减少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一般情况下,将使用的时机控制在拍摄主体的半曝光模式(即1/30秒~1/60秒)以及画面曝光时间较长(如2分半钟)。通常应避免使用光圈优先模式(LDW),以保证相机在自动模式下能更好地控制快门速度。在使用自动曝光补光灯时要注意对焦与曝光时间间不能同时进行:当拍摄主体处于半曝状态时一般用快门线曝光;当拍摄主体处于半曝状态时一般用快门线曝光;当拍摄主体处于完全曝态时一般用快门线曝光。一旦过曝或曝光时间过长即形成虚影;而如果画面反差过大(如人物面部、动物面部)或虚影过重(如人物头部或动物头部)时则可能是曝光不足造成的;因此在拍摄时一定要考虑相机调节曝光补偿过曝或曝光不足所产生的阴影光影响;这是一种合理的自动曝光模式及其使用方法;对于在高光或低光下进行拍摄时这就更加需要注意了。
5、使用手动方式时一定要注意补光时间要尽量选择在光线较好、天气晴朗或光线柔和或光线充足的时候进行补光操作为宜。
而在使用手动方式补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曝光时间。如果在弱光环境中使用补光灯会使画面出现眩光。这时我们可以在画面上进行微调来使之尽量降低眩光的强度并使画面具有一定的明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曝光方法来拍摄出准确的图像。
本文标签: # 补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