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光灯是目前常用的数码摄影设备之一,一般是用在拍视频或照片时用来补光和改变颜色,对于拍摄出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后期制作来实现。那么补光灯有哪些作用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就是补光灯了,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补光灯最大的作用就是补充光线以使图像有较强的色彩和饱和度,从而能产生独特艺术效果。
1、拍摄静态的物体,例如静物、风景、人像等,一般采用逆光拍摄。
逆光拍摄时,由于物体周围的光线不足,会使曝光不足,相机上通常有一个补光灯作为补光。也可利用闪光灯来补光。在逆光中拍摄,闪光灯所发出的红外线会使周围环境变色。这时,相机发出的红外线会对周围背景产生严重的污染。由于使用闪灯补光,曝光补偿与反差小,因此在虚化效果上具有很大区别。当被摄体在逆光条件下拍摄时:因为被摄体不具备逆光条件,所以,采用闪灯补光往往可以使被摄体曝光时间延长。而采用补光灯拍摄时,由于其亮度较低,所以要利用闪灯补光来拍摄被摄体在曝光时间上会有一定差异性,进而形成视觉效果上的反差。
2、拍摄静止物体时,可采用补光模式以及色温、色阶等调节。
对镜头进行补光时,最好使用补光模式,可将补光光源定在被摄主体上方,使被摄体处于较亮区域。这样,被摄主体光线饱和度较高,可以使被摄体呈现出柔和过渡效果,拍出细腻的照片。但如果补光灯与被摄主体距离过近,补光时应采取防抖来防止被摄主体画面产生抖动,或者以大光圈对焦点进行补光。对于拍摄夜景与微距摄影时,由于光线较为柔和,在拍摄时可以采用光圈优先补光、色温优先补光等方法进行补光。特别注意补光时不要损伤被摄体画面中的纹理和色彩。
3、利用补光光源对画面进行补光后,可得到更自然的效果。
但是这种补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光线太强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眩光;在光线太弱的情况下,又会使画面发暗。补光灯又可分为直射式、弧面式和扩散式三种,直射式和弧面式补光灯在光线较强时,对成像的影响是很小的;弧面式补光灯对成像影响大,主要是因为光线照射到主体时,会产生强烈的色散。直射式和直幅式补光最好的特点是光线有柔和的光线可以减少光源与被摄体之间产生色差并使得被摄体更加突出;而弧面式和圆弧式补光灯则是可以消除这种色差,同时又会使得被摄体更加突出等等;扩散式补光灯由于没有光源对被摄体产生影响,因此对画面没有过多影响或没有明显影响,一般采用扩散板将光线导入被摄体后进行照射。所以在光线不足,不能满足被摄体与被摄体之间光源分布不均匀时,可以采用扩散灯辅助补光进行补光;而在画面出现明暗不平衡,甚至出现局部光线不足时,则可以采用扩散灯辅助补光。以上就是“拍摄补光原理及使用方法”方面相关内容和介绍了一下。
4、补光光源的特性,可以用于表现各种画面要素的动态层次之美,而对于任何静态的物体,都可采用该原理进行拍摄。
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补光灯有直补式和反补式两种。直补式是将补光光源直接从被摄体前面照射过来,通过光源的折射作用,使被摄体形成一定的光斑,从而使被摄体周围出现阴影。反补式是将灯光直接从被摄体后部照射过来,这样被摄体表面反射出的光斑比较多,形成的阴影就比较小,使被摄体周围的环境显得更加柔和一些,从而使被摄体周围光源显得柔和而清晰。由此可见补光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曝光不足造成的拍摄缺陷。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知道在摄影中补光效果如何对画面中人物有什么影响(曝光时间长对人物的影响较大):直补式能够弥补相机的曝光不足造成的作品暗淡无力、模糊、缺少层次等问题;反补式则无法弥补相机成像效果不足造成的画面模糊问题。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知道不同种类型号补光灯对光线是有不同要求;因此要根据拍摄环境和被摄体情况选择合适尺寸和性能好以及使用方便的补光灯。
本文标签: # 补光灯